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诗

应玚 应玚〔两汉〕

浩浩长河水,九折东北流。
晨夜赴沧海,海流亦何抽。
远适万里道,归来未有由。
临河累太息,五内怀伤忧。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黄河的水浩浩荡荡,弯弯曲曲向东北方流淌。
它日日夜夜,奔流不息,直奔沧海,而沧海横流又有巨大抽引力,使黄河水流无法停歇。
远行万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归来。
面对着河面,只能一再叹息,心中充满了充满了无限悲伤和忧虑。

注释
浩浩:水势浩荡的样子。
九折:形容曲折很多。
沧海:碧青的大海。
抽:引出。
远适:远行。
由:因缘。
累:通假字,同“屡”。
太息:即长声叹息。太,通大。
五内:指人的五腑六脏,此是说内心忧伤。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为离别故乡,亲友分手,作于临河的途中。作于何时难以考察,不过从曹植《送应氏诗》可以得到一点启发。黄节考证曹植《送应氏二首》作于汉建安十六年,随曹操西征马超,道过洛阳,送应氏北游,送别赋。应玚在《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中说,“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曹丕任五官中郎将亦在建安十六年,由此可推知应玚北游至邺城,投奔当时留守的曹丕。曹操于建安十七年正月回邺城,十月东征孙权,应玚从征,所以说“今冬客南淮。”那么这首别诗即是写于建安十六年,与曹植送别诗为先后之作,以此别诗答曹植。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巍,李文禄.《建安诗文鉴赏辞典》.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513-516页

赏析

  这首别诗共八句,分为两层,前四句写景,景中寓情,后四句抒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比兴寄托,浑厚流转,雄浑悲壮,意境高远。

  诗的前四句是触景生情之作,“浩浩长河水,九折东北流。晨夜赴沧海,海流亦何抽。”上两句状出黄河九曲,奔腾不已的雄伟的形象。下两句则又是写实与幻想并用,丰富与具体化黄河形象。前浪催后浪,倾泻入海。一个赴字状出水流之急,更赋情韵。一个迹字,承接赴字,状出大海从容不迫之貌,不停地接纳河水。一急一缓,摇曳生姿。景象壮观,意境阔远,气魄宏大,动人心魂。作者笔下的黄河形象,寥寥几笔就勾勒出它的主要特征,源远流长,波涛汹涌,曲折入海。尤其是状写黄河动态,更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别诗》是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前四句是触景生情而作,寥寥几笔就勾勒出黄河的主要特征,比衬出下面的万里之行,亦寓有“逝者如斯”之感;后四句写远适万里,而又不能归之情,以自已感伤的形象作结,意味深长。整首诗浑厚流转,雄浑悲壮,意境高远,思亲怀乡、时光流逝、求仕焦急之感齐聚内心。

应玚

应玚

应玚 [yáng](177年—217年),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人。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应玚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应玚为将军府文学。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应玚卒于疫疾。应玚擅长作赋,有文赋数十篇。诗歌亦见长,与其弟应璩齐名。明人辑有《应德琏集》。 7篇诗文  22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妇诗

秦嘉 秦嘉〔两汉〕

暧暧白日,引曜西倾。
啾啾鸡雀,羣飞赴楹。
皎皎明月,煌煌列星。
严霜凄怆,飞雪覆庭。
寂寂独居,寥寥空室。
飘飘帷帐,荧荧华烛。
尔不是居,帷帐何施。
尔不是照,华烛何为。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善哉行·其二

曹操 曹操〔两汉〕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
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
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
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
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
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
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
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龚遂为渤海太守

《汉书》〔两汉〕

  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加赐黄金,赠遣乘传。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毋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渤海又多劫略相随,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钩锄。盗贼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

  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益蓄果实菱芡。劳来循行,郡中皆有蓄积,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