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白榆关外吹芦叶
蒋平阶〔明代〕
白榆关外吹芦叶,千里长安月。唱妆马上内家人,犹抱胡琴学唱汉宫春。
飞花又逐江南路,日晚桑干渡。天津河水接天流,回首十三陵上暮云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白榆关外,芦叶在风中作响,月光洒满千里之外的长安。刚梳妆好的宫女坐在马上,还抱着胡琴学着唱那汉宫的春色。
飞花又追逐着通向江南的路,傍晚时分来到桑干渡口。天津的河水浩渺如与天相接,回头望去,十三陵上的暮云正凝聚着愁绪。
注释
汉宫春:汉代宫廷的乐曲。
简析
此词以边关芦叶、长安明月起笔,托出苍凉意境。马上宫女抱琴学唱汉宫春,在异乡模仿故土风情,藏着对往昔的眷恋与身份的错位。转笔写飞花、桑干渡,由塞北到江南,空间流转中见漂泊感。末句天津河水接天,十三陵暮云含愁,将个人情思拓至历史沧桑,于景物勾勒中凝满家国之痛。
蒋平阶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大鸿。诸生。工诗文,性豪隽,有古侠风。辑有《东林始末》。 5篇诗文
邴原泣学
李贽〔明代〕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袁中郎尺牍·与汤义仍书
袁宏道〔明代〕
作吴令,备诸苦趣,不知遂昌仙令,趣复云何?俗语云:“鹄般白,鸦般黑。”由此推之,当不免矣。
人生几日耳!长林丰草,何所不适,而自苦若是。每看陶潜,非不欲官者,非不丑贫者。但欲官之心,不胜其好适之心;丑贫之心,不胜其厌劳之心,故竟“归去来兮”,宁乞食而不悔耳。
弟观古往今来,唯有讨便宜人,是第一种人,故漆园首以《逍遥》名篇。鹏唯大,故垂天之翼,人不得而笼致之。若其可笼,必鹅鸭鸡犬之类,与夫负重致远之牛马耳,何也?为人用也。然则大人终无用哉?五石之瓠,浮游于江海;参天之树,逍遥乎广莫之野;大人之用,亦若此而已矣。且《易》不以龙配大人乎?龙何物也?飞则九天,潜则九地,而人岂得而用之?由此观之,大人之不为人用久矣。对大人言,则小人也。弟小人也,人之奔走驱逐我,固分,又何厌焉?下笔及此,近况可知。知己教我!
两瞽
刘元卿〔明代〕
新市有齐瞽者,性急躁。行乞衢中,人弗避道,辄忿骂曰:“汝眼瞎耶?”市人以其瞽,多不较。嗣有梁瞽者,性尤戾,亦行乞衢中。遭之,相触而踬。梁瞽固不知彼亦瞽也,乃起亦忿骂曰:“汝眼亦瞎耶?”两瞽相诟。市人讪之。噫!己罔人亦罔,而诘责无已者,何以异于是?(己罔人亦罔 一作:以迷导迷)